如何 配合產業鏈遷移

中國製造業成本不斷上漲已是潛伏多年的問題,中美貿易戰似乎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各類型的產業鏈借機紛紛遷出中國,轉往成本更低的國家設廠,中國製造業的變化將是結構性及不可逆轉的。因為廠房集體遷離,中國可能由一個世界產品的主要輸出國變為其中一個輸入國。

大家有沒注意?各位日常購買衫褲鞋襪的標籤,十年前絕大部分都是「Made in China」,但近三、五年,大部分標籤都已變為「Made in Vietnam」或者「Made in Cambodia」。製衣業屬低技術且勞動人力密集的行業,製造成本上漲已令製衣業率先由中國遷往越國及柬埔寨等地。香港人對產業鏈遷移絕不陌生,就正如當年的「Made in HK」轉為「Made in China」一樣。

產業鏈遷移並不是中美問題,是世界商業貿易的問題,亦涉及知識產權的問題。不只是廠商需要擔心,所有品牌產品商家均需關注。例如「品牌A」的玩具產品,原本是在中國工廠生產,然後銷往歐洲地區,故「品牌A」商家分別於中國及歐盟註冊「品牌A」產品商標及外觀設計專利。現因成本問題或製造商遷廠緣故,「品牌A」商家考慮轉找馬來西亞工廠生產其玩具產品,故商家須要先在馬來西亞的取得「品牌A」產品註冊商標及外觀設計專利,以避免其產品於當地被仿製而難以處理。

按上例,知識產權的安排應在實際更改生產地之前處理,而商標註冊或知識產權註冊並非一朝一夕完成,但當註冊後可有七至十年權力,商家應留意其行業的產業鏈主要遷到那幾個國家,先在這些國家申請註冊其商標或知識產權,再逐步考慮實際的目的地。

廠商去哪兒?以下為大家將提供參考資訊,按行業及國家分類,讓商家就自家產品更準確選擇註冊國家。

國家合適產業
柬埔寨基本成衣、鞋履
印尼成衣、鞋履、玩具
馬來西亞電子產品、電器
緬甸成衣、鞋履
菲律賓電子產品、加工食品
泰國電子產品、電器、汽車零件、加工食品
越南成衣、鞋履、電子產品
孟加拉成衣、皮革產品
印度紡織品、成衣、電子產品
白羅斯電子產品、電器、機械和設備、資訊及通訊科技、化工、加工食品
捷克電子產品、汽車和零件、資訊及通訊科技
匈牙利電子產品、汽車和零件
波蘭電子產品、電器、汽車和零件、加工食品
俄羅斯電子產品、金屬產品、汽車、紡織品、機械
斯洛伐克電子產品、汽車和零件
土耳其電子產品、電器紡織品、成衣、汽車零件、加工食品
墨西哥電子產品、電器、汽車和零件、紡織品、成衣、加工食品

讓我們與您締造成功品牌

Recent Posts

我們的客戶